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4-07-12 12:47:56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前言

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大学生已经不能领时代潮流,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这就是说,大学生难找到工作,而大学以下学历的便难上加难。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xx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在校的大学生又是抱有什么样的就业期望呢:是否对就业情况有个充分的认识;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否能够懂得未雨绸缪?

一、调查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

各校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月8号至20xx年2月7号

四、调查内容:

方法: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调查问卷设计

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单选)

A. 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 (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xx元 C 20xx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9.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K其他____

10.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1.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D私营企业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2.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五、调查分析

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20xx年毕业生是就业压力加大的一年。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xx年的3.9%上升到20xx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xx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xx和20xx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存在问题

1. 调查渠道不畅(据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 ……此处隐藏8792个字……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8往反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

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3 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

2.4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

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3 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4 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